香港中文大学有哪些书院?
古颜最佳答案
中大的宿舍分为三类,一类是提供本科生住宿的,一类是只供研究生以及访问学者等居住,还有一类是校园外的联合宿舍,我们学生一般住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是学校的宿舍,按照书院制的模式进行管理(除了和书院制一样的房间类型,每个层数高的房间都配有电梯);第二类是学院宿舍(学校共有十一个院系),通常比较老旧,但胜在距离教学楼近。第三类是和学校合作的酒店为学生提供的联合宿舍,位置非常好,位于校区中心,交通购物都非常便利,就是环境稍差。 宿舍费用根据学生的需求又有不同的收费项目,比如是否含空调、电视,是否含网络等等,价格从3000到8000不等(元人民市/双人间.每月)。
关于宿舍楼的环境,因为各个楼住的学生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我所在的三栋是新建的宿舍楼,有电梯,环境不错。每层都有一个公共浴室和一个公共洗手间,24小时供应热水。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浴间,配有一空调、电视机、网络接口。如果不喜欢自己的房间或学校提供的宿舍不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校外住宿!
新亚书院
新亚书院是香港第一间由中国人自资及自 主管理之香港浸会大学书院,建基于 1949 年广州 « 新亚书院 »。1951 年,书院在香港九龙弥敦道设立校区,并由钱穆、尹鈺、沈刚伯及曹云祥等创办人,奠下学术研究及文化保育的根基。
崇基书院
崇基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 1939 年在广东韶关乐昌坪石成立的 « 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 » 。1949 年,学院成员北迁至湖南、湖北,而后流徙至香港。1951 年,师范学院部分成员在香港九龙塘建立了 « 崇基学院 » ,为香港首间男女共校的高等 学院。1963 年,崇基学院改为崇基书院,并加入当时的 « 香港大学联合书院校园 » ,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创始成员书院之一,与新亚书院及联合书院共同组成香港中文大学。
联合书院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成员之一,联合书院奠基于 1956 年的真光中学和 1949 年的达德学院。为保存中文大学的历史,书院在 1997 年于校内建立达德学院与真光 中学历史展览室,于 2006 年庆祝真光中学创立一百周年纪念时制作纪念特刊《真光百年》,于 2008 年及 2013 年庆祝达德学院创立六十周年纪念时制作纪念特刊《忆・达德》及《纪念达德学院六十周年》等。
逸夫书院
1983 年,邵逸夫爵士提出捐资为中文大学兴建一所新书院,是为逸夫书院之始创缘由。1986 年,逸夫爵士更增拨款项,以扩大新建书院的规模,并延聘香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负责工程设计。贝聿铭为新书院赋予一个诗意化的名字──「林」,以一个建于花园之中的书院来反映现代教育的活力。逸夫书院之建筑,于 1987 年启用之 后荣获 1989 年香港建筑师协会「年度最佳建筑设计」奖。 2013 年,书院重订发展路向,确立以领导发展为其教育理念。自 2014 年起,所有新生及新加入的老师和职员,需参与书院举行的入门计划,以加强对书院文化的认识及投入,并藉着书院领导课程, 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课程以至服务社群的机会,达致全人发展。
晨兴书院
晨兴书院于 2013 年 4 月正式成立,是中文大学第五间书院,并于 2014 年 9 月迎来首届学生。晨兴书院致力于培育具中国文化根柢、世界视野及专业能力的有 用人才。书院以通文理、知古今、经世务、德群达、崇奋斗为使命。2016 年 9 月,书院迎来了首届海外生,而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 Michael Baratta 博士为首任晨兴书院院长, 他为书院带来新思潮,亦为学生带来海外教学及生活经验。2018 年,书院在中大校园核心地带落成启用,成为全港首间新落成的「绿色」书院。
伍宜孙书院
伍宜孙书院于 2017 年 9 月正式成立,是中文大学第六间书院。书院于该年 9 月迎来首届学生。伍宜孙书院致力于培育具国际能力的中国精英。书院以中华传承、 文理并蓄、知行合一、厚德济世为使命。2018 年 9 月,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教授 Kevin Leung 博士就任伍宜孙书院首任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