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可以转系吗?
可以,有的学校对研究生的转专业管制相对松散一些。不过一般情况下都不允许转专业方向,如果真要转,需要提前联系好接收的导师,然后看导师是否同意接受你为他的门下弟子(也就是愿意帮你改研究方向)。因为一般导师招研究生都是希望他所带的研究生能够跟他在同一个研究方向上深入下去,如果你突然改变了方向,他会感觉之前所做的工作都白费了(其实并不会很白费,研究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能你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但是未知的路,只是你需要重新在另一条路再摸索一遍而已),所以一般来说都需要导师同意才好转。
当然如果导师不愿意接收的话就完全不能转了。另外,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对转专业是有名额限制的,虽然不多但也要看看具体情况而定。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先读着原来的专业,然后在原专业的基础上再修另一个专业,拿两个专业的学位。这种办法比较费时费力。 还有一种是先读着原来的专业,然后报考另一个专业的硕士,毕业拿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个办法也比较费钱。
总之每个学校的规定都不一样,一定要多咨询清楚再进行决定。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得到解答
各学位授予单位,要打破过去导师终身制和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过紧的局限,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博士生导师组应由本单位专家和外单位甚至外国专家组成。
要改进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过紧的状况,要扩大研究生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度,使研究生能够得到多种教育条件的培养和锻炼。除少数专业外,对新入学的研究生都要进行分流、轮转,使学生了解导师的专长和研究方向后,再确定导师。同时,导师也要确定适合自己所带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导师与研究生确定指导关系后,在学习期间及学位论文阶段,学生原则上不应更换导师,确有必要更换导师的,应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并经研究生院系、导师组和导师同意。
要给予高水平的博士生较大的选课自主权,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应取得导师和开课院系的同意。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经本人申请,并经导师和导师组同意,可适当到科研单位或工厂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锻炼。导师组要负责指导、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并组织学位论文的公开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