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别重视教育吗?
1.不是“重视”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 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全免费的(学费、课本费、交通费),高等教育也不贵(国公立大学只要不选特例专业)。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以公营为主”“分配公平”的基础上的。因为公营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要高得多,所以纳税人才会有这么一种普遍的认识:“我花了这么多钱,我当然要得到最好的教育”;如果哪门课不好,老师还会被投诉。在这种体制下,老师们也有很高的积极性(在同等教育质量的情况下)。而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虽然不收学费,但课本费要自己出,甚至包括一些工具书和资料,杂七杂八加起来,并不便宜。而且高考志愿一旦选择失误,就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复读的成本很高。这种“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制度,自然不能和日本相比。
2.日本人并不是“天生聪明”,只是他们拥有比中国更高的“平均学历”(参见第1点)。这导致他们的劳动力素质更高,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整个亚洲都处在经济腾飞的阶段,劳动力供给下降,用工成本上升。在这一大背景下,“提高劳动者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3.从战后高速经济增长期到现在平稳增长期,“教育”在日本的地位一直在提升。 在60年代以前,日本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任何能够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政策都在实施之列。当时日本社会的思潮是中流以下的家庭不要生孩子(生下来国家帮你养),而中产以上家庭则要大力生育。因为在那时日本的中产阶级相信,养育孩子的费用国家会承担大部分,并且孩子长大后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收入高且稳定,社会地位亦不俗)。那时候日本人宁愿花大代价学习欧美享受型的生活方式(汽车、别墅等等),而不愿意花小代价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平(比如美国一样宽敞的公寓,欧洲一样的汽车)。但到了9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不再以GDP为唯一目标,环保、民生等议题进入政策制定者的考虑范围。在此情况下,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就成了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于是,在教育方面,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投入都在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