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理学院有专业吗?
作为在文理学院读了四年书,并且即将在该院完成PhD的学长,可以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给出答案,文理学院的本科没有专业(除了一些双学位专业和特殊项目)。 美国的本科教育采取的是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模式。所谓的博雅教育并不是指文科的意思,而是对通识教育的另外一种说法。在申请美本的时候一般不需要选择具体的专业,学校也不会给你划分具体的专业。
大一学年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大二学年开始学生选择自己的主修方向并深入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大三开始做一些research项目或者是暑期实习;大四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 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涉猎不同的专业知识,建立系统的学术框架和思维方式。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某个领域从而避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
因为文理学院大多规模较小(例如我所在的学院总共也就250个学生左右)所以能够更好地实施博雅教育理念。另外大部分文理学院都是提供奖学金给国际学生的所以学费方面相比大U也更有优势。
缺点就是如果学生想要读研究生的话需要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虽然很多文理学院跟很多大学都有合作但是一般不能保证一定能转学分过去)。不过一般来讲本科生不会考虑那么远的问题现在主要是考虑怎么把本科读好就行。
蔚隆优质答主文理学院也叫博雅学院或者通识学院,文科和理科均衡发展。强调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学生思考、判断和写作多方面的基础能力。如果本科阶段将“专”字排在第一位,那么文理学院的教育模式中“博”字第一。因此文理学院的本科教育是博雅的,或者说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必修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和实验室科学)等不同领域里的课程。而不是像专业学院,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直奔专业课程。
美国大学包括文理学院制和学分制两种体制。文理学院制不鼓励学生选择过分专业化的课程,而是必须在不同领域里选课且修够规定学分。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接触的课程种类很多,但是深度上则稍逊一筹。有少部分文理学院会要求学生选定专业,大部分则不要求。即使有专业要求,专业也是大而宽的。比如有历史专业但是不会要求到美国史或英国史这样细分的方向,再比如有自然科学专业但没有物理学或化学这样细分的方向,而可能会有创意写作、教育研究、电影和媒体等方面的专业。
学分制和文理学院的课程区别在于限制性小,即没有必选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自由度非常大。在大部分的学分制的大学里,学生可以完全不选数学和自然科学,或者不选人文学科和社科,只要修够总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
美国的文理学院虽然课程设置是博雅的,不鼓励学生从入学就进行专业分化教育,但是为了满足一些学生希望在大学四年内获得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文理学院提供了“专业”。这个“专业”和中国大学的专业其实相差很大,在美国的文理学院里,专业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如经济学,但又和通识课程,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有一定区别,专业课程更进深化一些,比如经济学专业中有货币理论。大部分的专业由6-8门课程组成(有些艺术类课程有实验室实践课程需要。)并且学校对所有课程修完之后有论文的要求,还有些学校对专业课程提出必须在大三之前修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