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林护纪念中学在哪?
在港岛西部的坚尼地城,有一间号称“全港最难读”的小学——林护纪念学校。 为什么说难读呢? 因为它的名字用字非常繁复 林护这个名字,包含“林、护、纪、念”四个字。 如果只是四个字倒还好,问题在于这四个字还有繁简之分! “林”有繁简两种字体。 “护”和“纪”都有繁简两字。 而“念”只有繁体字样。 所以林护这个名字就有8种排列组合方式。 简体字虽然方便书写,但有不少字却和繁体字的字形相近,如果不够仔细,很容易混淆。 用繁体字则彻底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出现。 举个例子,比如这个“林”字,是简化字。但和这个“林”字字形相同的繁体字有五个——“木材”的“木”加上“双立人旁”,表示树很多之意。
而且这三个字还有通假现象。 如“林”通“琳”“璘”“菻”等字;“护”通“壸”;“纪”通“记”。 如果孩子写的字不够认真,老师很难一眼就看出来。 比如一个学生把“林”字写成“林”,老师会以为他写对了.... 其实这是“林”的繁体字“林”。 再比如,把“护”写到下面去,写成“护”就错了,正确写法应该是在上方。 由于这些字都容易混淆,所以为了考试顺利,小朋友还是要认真练字啦~
林护纪念中学原称上水公立高級中学,是政府资助的三间上水区本地中学之一,位于香港新界上水龙琛路十八号。
林护纪念中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上水本是新界北区的一个大村落。五十年代上水的人口已经达数万,但那时本区只有区区数间学校。在当时华人教育发展未兴之际,区内人士为了要发展教育,要培育人才,为了要推动经济,为了要促进安定繁荣的社会,不囿于地域的隔阂,不囿于传统的习惯和观念,不囿于眼前利益的考虑,不畏路途遥远,不怕遭受歧视,不怕被人白眼,不怕被人讪笑,以无比的毅力,无比的决心,无比的信心,无比的智慧,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争取发展学校,争取发展教育。
到了六十年代初,本区终于先后建成了上水公立小学,上水公立小学(第二部),上水公立小学(第三部),上水公立小学(第四部)相继落成。接着上水公立高級中学亦于六二年正式开校;本校的前身就是这样在当年上水乡的人力物力十分缺乏的情况下,以无限心力和无数汗水创办起来的。从六二年开始,到七二年,本校在短短十年内便连续新建或增建了24间课室!这是多么惊人的发展速度呀!如果没有无私伟大的乡区人士作后盾,这是多么难实现的目标!
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需要不断进步。上水公立高級中学顺应时代的发展,于七七年开始,在全港中学校中率先试行全面中学六年级制。八一年本校又再一次在全港中学校中率先试行全面中学七年制。八四至八五年度,为了配合新学制的实行和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申请有关部门批准本校由中、英文书命名「林护纪念中学」,是因纪念著名香港华人「福、寿、康、宁」四大慈善家之一林护先生的高尚品德和他毕生效劳社会的精神,「林护纪念中学」遂于八五至八六年度正式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