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纪录片相关学什么专业?

郗诗琳郗诗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闻周刊》记者闫慧子: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一个成长与跨越的完整周期。但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十年只是蹒跚学步。2003年,中国纪录片产业迎来真正的繁荣起点——《东方时空·人民广场》从演播室走到街头,展开对普通民众生活长达一个月的跟拍,“真实中国”系列开始了“纪事”性的影像表达。

这可以称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萌芽时代。因为缺乏专业纪录片制作人才,所以采用培养“业余”的方式,很多老百姓都曾在“人民广场”生活过。《南征北战》的编剧刘效礼创办了“南方基地”,培训了大批“民间”纪录片制作高手,有农民、工人和大学生。“南方基地”被关后,“首都师范大纪实文化艺术研究所”又培训出一大批专业记者,他们回到地方电视台,又发展成一个个纪录片工作室……

2012年11月9日,“纪录中国学派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录片专业人士相聚一堂,表达对于建立“中国学派”的共识。过去十年来,中国纪录片产量年增长率约为15%,每年制作6000个小时的电视纪录片。截至2012年8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登记备案的纪录片生产单位超过9000家。这些数据都是在表明,中国的纪录片已经走出蹒跚学步的时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弱,盈利模式单一经得住细细推敲。2003年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中国”逐渐开始有国际化的主流话语。但十年后,中国在国际上仍处于边缘状态。中国传播机构每年向海外播出1000个小时的纪录片,但海外纪录片进入中国却极其困难。“资本逐利,但纪录片无利可追。”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敦毅说,如果没有公益初心坚守,纪录片创作“群死”将不可避免。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沈好柳提出,要改变中国纪录片行业生态,政府需要有所作为,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刺激支持,鼓励制作单位开发国际市场;要打造专业的、可信赖的记录片制作公司或联合体;同时还可以尝试设立纪录片基金。

“十年磨一剑”,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还处于需要“特快火车”提速的阶段。政府、产业和教育端都需要变革——政府需要出台国际传播战略,同时改进考核制度,真正给纪录片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产业端亟需形成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作机制,打通国内的播放渠道和海外发行通道;教育等善不断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学改革——这些“剑”,都是“新”的“剑”。“要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视听感受。”纪实的边界无限拓展,它将成为纪录时代面貌的艺术平台,成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输出海外的形象窗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