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性格选择专业?
先放结论,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仍然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选择专业指导思想的时候,我劝大家,不要只着眼于未来找工作容易,应该多考虑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可参考如下步骤: 第一步,了解自己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即了解自己热爱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有可能学得好;而一旦学到了知识,兴趣往往会更加浓厚,二者相辅相成。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学科先行去了解,看是否有兴趣继续深入地去学习。比如有人对历史很感兴趣,就可以多阅读关于历史的书籍,如果读过之后觉得确实很有趣味,并且值得深入学习,那就最好不过。反之亦然。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看哪些专业知识适合自己 如果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读书考试,不妨看看自己的性格中还有没有其他优点。因为任何职业都不可能只靠兴趣去支撑,还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去做支撑。因此可以先从了解自身的性格出发,分析自己的性格中有没有与某些岗位相匹配的特点,如有,则可综合考虑这些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背景,进而作出选择。
第三步,结合职业规划,考虑将来从事什么行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之后感觉压力巨大,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如果在选择专业阶段能做好规划,后面压力自然就会小很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希望五年后自己在哪儿工作?从事何种职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去选择与之匹配的职业。例如: 内向者适合从事需要集中精力、不易受干扰的工作。这类工作的特征是需要高度专注,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工作环境相对安静,不需要太多的社交与人际沟通。内向的人很适合从事科研、编程等相关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并不需要太多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