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哪个学区房好?
选学校就像买股票,大家都希望挑到“潜力股”。 所谓“潜力股”,就是未来这所学校能有什么进展、有多少毕业生能够考上名校。 但实际上,择校的过程可能比买股票要复杂得多。 因为学校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同学们升学的情况又受到自身能力与目标大学要求的影响。 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往往建议同学和家长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是否跟我个人的需求相匹配?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否准确;另一方面是我们要对目标学校有个相对深入的了解——包括它的课程设置、课程难度等。 举个例子:假如你本来预计自己只能考上一所世界排名100开外的大学,然而通过努力你在参加考试时发现自己其实有机会冲一冲前50名的学校,那么你的选择是继续在原来的学校还是转校到另一所学校?相信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后者。因为“潜力股”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更低的成绩要求以及更小的风险。 在做决定之前,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评估,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2. 目前我所在学校的资源能否满足我的需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我建议同学可以退而求其次,考虑一下同一录取线范围内的其他院校。 有时候,选择远大于努力。在合适的学校就读更有利于达成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你在A学校成绩排第30名,那么在B学校你可能只要排第10名就可以达到相同的目标(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好的学校教育资源也会相对丰富一点)。那这样你是不是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
3. 我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你本身是否能很快适应新学校的教学模式;二是你能否融入新学校的文化氛围中——有没有小伙伴一起上课、下课之后是不是有地方可以逛逛、周末是否有社团活动等等。